寶銳部落格

淺談綠屋頂的效益(三)打造生物棲息地

  • 熱門標籤

棲地的提供是發展多樣性生物的基本,因此「生物多樣性指標」可以用來評估環境中的生態品質。新加坡在致力發展花園中的城市,提出了CBI(City biodiversity indicator,生物多樣性城市指數)作為評估城市生物多樣性的具體數字。綠屋頂利用建築物的屋頂、陽台等空間,以人工設計營造自然環境,打造生物棲息地。

棲息地(habitate),是指包涵多個「物種種群」(包括動物、植物與其它各類生物)生活和生長的自然環境。生態學家會把很多物種共用的棲息地稱為群落生境(Biotope 希臘語 bios = 生命 + topos = 地點)。

生物多樣性指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們所擁有的基因和生存環境。城市生物多樣性為該地區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不勝枚舉,但其價值卻經常被低估。生態系統調節了水、空氣、土壤的供給和品質,還調節了環境溫度。

都市的綠地、公園、溼地、植物園都是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區域。許多都市位於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裡,甚至是遷徙物種重要的中轉棲息地。

台灣紫斑蝶是知名的物種遷移案例

台灣紫斑蝶是知名的物種遷移案例。經研究發現,紫斑蝶的遷移路徑在國道3號251k附近(雲林林內觸口路段)與高速公路交會,每年清明前後大量遷移經過的紫斑蝶可能會因無法閃避來往車輛而有很高的死亡率。因此於清明前後設置長1,010公尺、高4公尺的防護網。有效讓致死率從96年的3~4%,降低至105年的0.275%。

香港新界西北的米埔,每年約有十萬隻過境遷徙或渡冬的季候鳥棲息和覓食,這些鳥類大多來自偏遠的亞太地區,例如西伯利亞和澳洲等。台灣每年冬天,保守估計有超過百萬隻紫斑蝶,飛越超過300 公里,聚集在台東大武山腳下溫暖避風的山谷,形成壯觀的越冬集團「紫蝶幽谷」,都是相當著名的物種遷徙案例。

近年物種消失的危害,可以從蜜蜂談起。2006年秋天開始,歐美等國爆發大量養殖蜂群 離奇失蹤的現象,使近百種需要授粉的農作物陷入危機。研究人員命名為「蜂群衰竭失調」(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發生的原因至今仍眾說紛紜。蜜蜂的消失揭示了單一物種可能影響人類生活至鉅,甚至流傳當蜜蜂從地球消失,人類將只剩下四年的生命之語。雖然有人誤傳這是愛因斯坦的名言,不過也揭示蜜蜂在生態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綠屋頂栽培各種植物,且有介質層,故能提供鳥類、昆蟲等生物棲息、覓食的空間。如能普及推行,使各建築物屋頂有如水泥叢林中的「綠島」般,便能與都市自然環境的郊山、水岸及行道樹…等串連,形成一個緻密的生態網路,綠屋頂在其中扮演生態跳島的角色對於屋主將是一種外溢效益(external benefit)。這與新加坡花園城市的概念類似,新加坡透過自然聯道(Nature Way)栽種多樣性植物,聯結各地自然保護區。

生態跳島的概念圖
圖:生態跳島的概念圖。引自NEXT21 環境綠化設計意象圖 (盧盈文描繪)


Nparks, (2015 January 5) Nature Ways, Retrieved on 16 August 2016, from: https://www.nparks.gov.sg/gardens-parks-and-nature/nature-ways

臺灣類似台南、新北市等發展歷史悠久的都市,在道路狹窄的情況下,綠化空間不足,也唯有利用空置的屋頂空間,能創造更多的生物棲息地。量變引起質變,透過營造更多的都市棲息地,不僅有益於都市的環境,透過良好的設計,更能進一步打要都市的重要特色,就如同瑞士的第三大城市巴賽爾(Basel),以蘭花為主的綠屋頂,經調查後發現79種甲蟲及40種蜘蛛棲息,其中甚至有13種甲蟲及7種蜘蛛為瀕臨絕種的物種。 而英國倫敦的綠屋頂提供蜜蜂、胡蜂、螞蟻、甲蟲及蜘蛛等多樣的無脊椎動物棲息,其中約有10%是在自然野地中非常少見的物種。新加坡的花園城市在持續50年的努力下,發展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綠化都市,在天然資源與人文歷史的缺乏下,仍舊以其政策努力下,發展出以自然、花園等作為定位的特色都市,從其旅遊魅力可見一斑。